来聊聊性骚扰 & 职权骚扰 | 706柏林本周活动预告

日期: 2025年10月2日 发起人: 吴勊

亲爱的朋友们,

社会学研究,特别是性别研究,从来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书本上,它历来强调实践与行动——关注人在社会中的真实处境,回应生活中的不平等与困境。正是在这种行动导向下,许多推动社会进步的思考与实践不断发生。今天,我们也希望延续这种传统,用一次开放的交流,把抽象的概念落到生活的点滴之中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,用轻松但有力的方式,去探讨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——性骚扰与职权骚扰。

创造治愈圆圈(Healing Circles)的祖鲁人相信:“在我被他人看见之前,我并不是真正存在的。我的心理痛苦,如果没有他人聆听,就得不到见证。” 这套方法用社群的力量去治愈个体遭遇歧视与冒犯的创伤。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反性骚扰与反职权骚扰文化,创造可以接纳表达不适与愤怒的空间,无论性别。这项行动本身就是在解构性别主义(Genderism)。

主要内容

1. 什么是性骚扰?

在越注重性别公正的社会文化环境中,对性骚扰的认定,往往越看重被冒犯者的感知,而不是行为人的意图。这一点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司法实践中也能看到。

💬你一言,我一语,聊聊使你感到不舒服的言行举止,即使再微小,再不被主流所认可,也没有关系。我愿意倾听你的感受 : )

✨小思考:在你身处的社交与文化环境里,“目光”是否可能构成冒犯?

2. 性骚扰与职权骚扰为什么常常“ 捆绑出现”?

🔹2.1 基于权力的不对等

日常生活中,性别权力体系往往和其它权力体系共同作用。在当今社会情境中,又往往和职权交联互通。 另外,权力的不对等使被冒犯者求诉无门,而行为人往往不用付出代价,造成恶性循环。

🔹2.2 商业主义与性别主义的“共谋”

当女性身体被当作消费的对象时,压迫常常伪装成“自愿”。

女性常常被期待以迎合异性恋男性的形象出现,如以“性感”、“裸露”的方式呈现。

她们被凝视、被评论,承受额外的声誉与形象风险,提供额外的无偿劳动。

幕后策划者和整个父权文化却很少受到审视与追问。

而当女性自行支配自己的身体,特别是因此获益时,社会反而常常给予道德指摘、贬损抹黑,甚至伴随着作为“警告”与“惩罚”的骚扰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3. 被性骚扰者的困境 & 骚扰者的常见开脱

一起探讨:
❓为什么受害者往往陷入两难?
❓骚扰者常用哪些理由为自己开脱?

其根源是不为我们所熟知,却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埋下隐患的强奸文化(Rape Culture)。

4. 被性骚扰的男性的额外困境

在个体层面,男性往往也是性别主义的受害者。被性骚扰的男性的困境值得被认真看见!

5. 🥊和平发泄环节(认真又好笑)

最后,我们来点轻松的!在一个安全封闭的空间里,由发起人带领,大家可以畅所欲言,分享生活与工作中那些让人心累、有苦难言甚至想掀桌子的经历。

说完还不够?没关系,我们准备了小游戏,帮助大家发泄心中那如火山喷发般的熊熊怒火,以促进身体健康、社会安宁🙂

温馨提醒:
想参加游戏的朋友们,记得带一个用完的卫生纸纸筒。没错,就是它!它将是我们本次“和平发泄”的秘密武器 🤫。

📣欢迎大家报名参与!
让我们在讨论和笑声中,既勇敢直面问题,也收获轻松与力量。

时间: 10月2日(次日为节假日)

晚上 20:00 - 22:00

地点: 柏林 Mitte (报名成功后邮件通知)

费用:自愿。 如有盈余,除去饮料成本,全部捐赠给706柏林作为反性别歧视活动经费

招募人数:15人

发起人
吴勊
性别代词 汉语: 㐌, 英语: they, 德语: *

出生于北京;柏林洪堡⼤学(Humboldt-Universität zu Berlin)跨学科性别研究博士,博士论文Genderismus in chinesischen Sprachhandlungen(汉语中的性别主义)获得最高学术荣誉 summa cum laude,马尔堡大学(Philipps Universität Marburg)欧洲人类学与文化研究硕士、社会学与国民经济学学士。